港青北上大灣區創業 建市值一億物聯網品牌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05/17 14:22

最後更新: 2019/05/17 19:40

分享:

分享:

香港多米有限公司經理盧樹豪(左)及前海隨身寶(深圳)科技有限公司軟件總監李毅聰(右)在貿發局創業日分享到大灣區發展的心得。(徐紹軒攝)

創業成風,有青年看準大灣區優勢,靠智能行李箱闖出一番事業,建立市值逾1億的初創公司;亦有人看中內地龐大醫療需要和病例數目,與內地醫院合作測試醫療機械,開拓市場。

26歲李毅聰畢業於中大信息工程學系,他在2015年與同學在本港成立初創R-Guardian,針對行李箱等隨身物品容易盜失,研製出防盜藍牙卡片,向不同製造商銷售。嘗得第一次成功後,他們希望進一步開發自家品牌行李箱,卻遇上人才、資金等瓶頸,遂把研發中心移至深圳前海。

李利用區內城市優勢,在深圳覓得工業設計師、人工智能工程師等人才,又籌得7位數字研發資金,與東莞廠商合作生產,並借助惠州的電商物流中心基地存倉和在內地銷售,成功在2017年推出智能行李箱。他透露,初創現時完成A輪融資,總股值達1億元人民幣。

27歲的香港多米有限公司經理盧樹豪就被內地龐大醫療市場吸引。畢業於科大機械工程學系的他,在2017年與同校教授成立初創,把自2010年起研發的青光眼檢測機械手臂產業化。初創先與瑪麗醫院合作進行臨床試驗,卻發現醫院一年最多也只有200名青光眼新症,使測試時間變得漫長。後來團隊成功與廣東省人民醫院洽談試驗,更發現該院網絡一日已接收到逾百名病人,大大加快測試速度。

談到兩地營商文化分別,李指一般大家認為內地「好多飲飲食食」的應酬,但實際上在高科技行業,業界有另一套文化,更加著重技術和市場,而且由於市場規模大,融資也更容易。盧則指,香港部分投資者較著重實際東西,強調財務情況和回報,甚至要求初創有足夠現金流和遞交財務報表,對他們來說有困難;相反內地資金較著重意念,只要有好的構思,他們認同就會投資。

兩人今日(17日)在貿發局創業日上分享心得。此外,廣東省青年聯合會、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主辦的第二屆「創青春」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由即日起至6月24日接受報名,通過預選的初創將在8月到廣州參與複賽,勝出者可獲15萬人民幣獎金及廣東各地創業平台的支援。